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的概述 月经紊乱是指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是以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 月经紊乱的症状
月经紊乱
月经紊乱的概述
月经紊乱是指与月经有关的多种疾病,是以痛经、闭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伴随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的某些症状为特征的多种病症的总称。
月经紊乱的症状
1、经期提前:月经提前指月经周期缩短,短于21天,而且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属于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双相,卵泡期短,仅7、8天;或黄体期短于10天,或体温上升不足0.5摄氏度。
2、经期延迟:月经错过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的症状。有排卵者,基础体温双相,但卵泡期长,高温相偏低;无排卵者,基础体温单相。
3、经期延长:此类月经不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延长,经期超过7天以上,甚至2周方净。有炎症者平时小腹疼痛,经期加重,平时白带量多,色黄或黄白、质稠、有味。黄体萎缩不全者同时伴有月经量多;子宫内膜修复延长者在正常月经期后,仍有少量持续性阴道出血的症状发生。
4、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提前或延迟,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
月经紊乱的辨别
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便预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过程也发生了故障。长期如此,轻者会加速容颜衰老,严重者将导致妇科重症。
对于少女来说,痛经是正常的,但有些女性结婚后还有很严重的痛经,就可能患有妇女中比较多见的子宫内
膜异位症。每次月经来时特别痛,出现这种情况不可硬撑着熬过去,因为痛经并非暗地里咬牙忍受几天那么简单。女性一旦出现月经不调,便预示着女性正常的生理
过程也发生了故障。长期如此,轻者会加速容颜衰老,严重者将导致妇科重症。可以说月经不调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个台阶。近年来,发生在三十五岁左右年龄段
的女性患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她们在此之前都曾长期出现过各种月经病症状――经期综合症。
月经是周期性子宫出血的生理反应,怎样才能知道月经量多了还是少了呢?专家介绍说,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而月经周期则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人少至20天,还有人多达36天,这期间都算正常。据有关调查统计,被调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来一次月经者大概只占10%。只要每次月经的间隔周期都是一样的就正常。不规则的提前或延后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月经紊乱的危害
30岁左右月经紊乱的危害:
皮肤明显出现色斑,松弛、晦暗无光,毛孔粗大、粗糙、痤疮不断等不正常现象的女性。女性体内的毒素沉积,不利与子宫和卵巢的排毒,衰老,不孕不育。
30-40岁之间月经紊乱的危害:
出现内分泌紊乱,如月经不调、老年斑、外阴干燥、性欲减退等女性第二性症明显衰退、减弱者以及出现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40-55岁之间月经紊乱的危害:
出现失眠、精力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更年期症状的女性;
55岁以上月经紊乱的危害:
肾功能大幅下降,卵巢基本萎缩的中老年女性。
皮肤潮红等。一般发生在45~52岁之间,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
月经紊乱对生育的影响
月经紊乱会不会影响生育,月经紊乱可分为两类,一为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另一为有排卵型月经失调。
无排卵型月经失调因不排卵,故必然不育,有排卵型月经失调虽然有排卵但因黄体功能异常,故此可能不孕或易于孕早期流产,这两类月经失调经治疗后均可能恢复正常月经并怀孕。
月经紊乱与卵巢性不孕
育龄期妇女一般多是因为卵巢黄体功能不好,造成月经紊乱,也就是说虽然有周期,但是周期会缩短,或者月经出血比较多。有些人20天左右就来一次月经,就是因为黄体功能不好。同样有些人可能30天来一次,但是出血时间比较长,这也是因为黄体功能不好引起的。
在青春期和更年期女性中更常见的是无排卵型功血。主要特点是几乎没有规律,有时候几个月不来,一来月经就出血很凶,人就会变得非常虚弱。引起功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种病主要表现为女性体内雄激素水平增高,继而引起多毛、痤疮和肥胖等问题。
多囊卵巢综合征还可能诱发不育、子宫内膜癌,同时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代谢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症候群,患者可以具有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等典型症状,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但因排卵障碍而致不孕则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
引起月经紊乱的两个常见原因
1、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经病。
2、器质病变或药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肿瘤及发育异常、营养不良;颅内疾
患;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皮持功能异常、糖尿病、席汉氏病等;肝脏疾患;血液疾患等。使用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内分泌制剂或采取宫内节育器避
孕者均可能发生月经不调。某些职业如长跑运动员容易产生闭经。此外,某些妊娠期异常出血也往往被误认为是月经不调。
月经紊乱的其他不正常因素
1、首先应当证实是闭经还是妊娠
这在青春期到更年期的妇女都是可能的。更年期
卵巢的衰退过程不是直线下降的,常在内分泌波动一个时期后才完全绝经。这个期间如有性生活,偶然一次排卵而碰巧受孕,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异常妊娠,如早
宫外孕或早期流产会发生短期闭经后出血,如不排除,误认为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则会延误治疗,或并发感染,更加重了病情。
2、 生殖道感染
无论急性或慢性,尤其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往往有不正常的子宫出血。若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受阻,阻碍内膜的再生长,可以持久出血,或闭经与出血相间。
3、子宫粘膜下肌瘤,亦会有间断的大量出血。
4、卵巢功能性肿瘤
如卵泡膜细胞瘤或颗粒细胞瘤,由于大量分泌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产生内分泌失调性子宫出血。绝经后的妇女若发生了这种卵巢肿瘤,也会再次出现子宫出血。
5、子宫内膜癌
可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特别是长期不规则地出血以及绝经后出血,更应重视。
6、 凝血障碍性疾病
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均可表现为子宫出血或月经量过多。需要检查血常规,包括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出血时间来明确诊断。
7、 心血管系统疾病
如高血压病或心功能不全的妇女也易有子宫出血。肝脏病人容易出血。这些都需要进行检查以除外。
绝经前期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则,出现各种神、神经症状;绝经期月经完全停止,持续时间应在1年以上,精神、神经症状持续存在;绝经后期,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出现因雌激素缺乏和年老所引起的各种器官系统的症状。症状持续时间一般为2-5年,甚或更长时间,个体差异很大。
其根原因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导致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内分泌功能紊乱,出现雌孕激素明显降低,而促性腺激素明显升高所致。
另外还与社会、文化因素和妇女自身个性等因素有关。所以更年期综合征是由内分泌、社会文化及精神三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中医学把更年期月经紊乱称之为"绝经前后诸证”。
减肥容易引起月经紊乱
脂肪不足。这一方面是指身体脂肪组织含量不
足,一方面是指摄入的脂肪过少。脂肪组织能合成女人身体所需的雌激素,而膳食的必需脂肪酸、脂溶性维生素是性激素合成和分泌的原料或前体物质,所以在维持
女性生理特征方面,脂肪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就青春期而言,少女必须获得至少占体重17%的脂肪才有月经初潮,并保持每月1次月经来潮的规律性。就是到了中年之后,适量的脂肪也是维持体内正常雌激素水平的保证。
营养性贫血。长期不规律减肥的女性常有皮肤苍白、头晕、气短、烦躁易怒和注意力降低的表现伴随月经不调出现,这是体内铁缺乏以致贫血的表现。即使是正常饮食的人,也有铁缺乏的危险,节食就更难以幸免了。
如果已经表现为月经不调,在控制体重的时候更
不能从节食来考虑了,只有加强锻炼才是积极的减肥方式,也是月经不调的辅助治疗方法。另外,习惯节食的人要多吃含铁食物,比如肉、鱼、家禽、豆腐、豆类植
物以及经过铁强化处理的食物,如饼干、酱油等,对预防和治疗缺铁性贫血非常有帮助。
月经紊乱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月经紊乱的方法和理念
欲先调之必先通之:
月经病是以月经的异常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各种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月经的异常包括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异常改变。通常将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病变称为月经不调,而将闭经,崩漏视为月经的严重失调。
月经病的诊断及辨证:诊断主要依据其主症,其辨证则根据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的变化及伴随月经周期所出现的其它症状,结合患者的形,气、色、舌、脉,综合四诊所获资料,确定其脏腑的虚实寒热。
月经病的治疗:在四诊辨证的基础上,重在调经治本,使异常的月经恢复正常。据多年的经验,月经病的病因病机既有内伤停滞,治疗不得不开通消导,"六腑以通为用”古人早有定论。治月经病必须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贵在因势利导,驱邪外出,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用,妇科血瘀症,血瘀与"气”,及心、肝、肾三脏的攻能失调密切相关,而血又有得寒则凝聚得温则流通,得热则忘行的特点。
引起血瘀症的原因分为:血虚、血实、血寒、血热,因此治法分为补法、消法、温法、清法等调法,余行医20年,向来反对猛攻俊补之法,治疗妇科病以免伤及气血,使病雪上加霜。"调”就是调其偏向。调经治本,使异常的月经恢复正常。
闭经
闭经是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闭经原因错综复杂,有发育、遗传、内分泌、免疫、精神异常等多种问题,也可由肿瘤、创伤以及药物因素导致。正常月经周期的建立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子宫内膜对性腺激素变化的周期反应,因此无论上述哪一个环节发生变化都可导致闭经。
治疗
临床实践证明对女性闭经的最佳治疗方法是: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针对病因采用个性化治疗
中西医联合疗法有三大特性:
1、祛病强身:利用中西医进行全面调理,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均衡状态,增强全身免疫力。
2、排毒美肤:利用西医药物和理疗手段,对内分泌原因引起的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乳房肿块等病灶,进行排毒、活血、化瘀、美肤治疗。
3、怡情养心:以现代中西医理论指导,对患者进行生活、饮食、精神等进行调理,帮助患者保持思想意识和生活行为的良好状态。
中医治疗闭经的药法
1.痰湿阻滞
表现:月经来潮后又逐渐停闭,胸胁满闷,精神疲倦,白带增多,或呕吐痰涎。舌淡胖,苔滑腻,脉弦滑。多见于闭经形体肥胖患者。
2.肝肾阴虚
表现:月经超龄未至,或初潮较迟,量少色淡,渐至闭经,或闭经日久,消瘦低热,皮肤干燥,面色晦暗,口干舌燥,两颧发红。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弱或细数。
3.气滞血瘀
表现:大怒之后或忧思不解,月经骤停或数月不行,小腹、胸胁胀痛,乳房作胀,面色萎黄带有青灰色,头痛,烦躁不安或抑郁,失眠多梦,食欲不佳。舌淡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常见于闭经患者有精神刺激病因。
4.寒凝血瘀
表现:月经闭止,小腹冷痛,胸闷恶心,四肢不温,面色发青,带下色白量多。舌淡暗,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弦。
5.气血不足
表现:月经逐渐减少,以至完全停止,面色苍白或萎黄(枯黄面 无光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精神疲倦,失眠多梦,食欲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常见于产后出血量多、哺乳时间过长,多孕多产,营养不良的闭经患者。
痛经
中医治疗痛经
经期及行经前后出现明显下腹部疼痛、坠胀或腰酸痛等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称为痛经。中医学称"经行腹痛”、"经期腹痛”、"经痛”等。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多为功能性痛经,占痛经的90%以上;继发性痛经是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或宫颈狭窄、宫内异物等所致的痛经。以下仅讨论原发性痛经。
辨证论治
1.气滞血瘀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伴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方药] 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加减。
2.寒凝血瘀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或月经推后,量少,色黯有块;面色青白,肢冷畏寒,手足欠温;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方药] 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加减。
3.湿热瘀结
[证候] 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拒按,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经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平时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有臭味;或伴有低热起伏,大便不爽,小便黄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方药] 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减。
4.气血虚弱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治法方药] 益气养血,调经止痛。八珍益母汤加减。
5.肝肾不足
[证候] 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伴腰骶酸痛;经色淡黯,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面色晦暗,健忘失眠;舌质淡红,苔薄,脉沉细。
[治法方药] 滋肾养肝止痛。调肝汤加减。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后期(黄体期D14-D28)表现出的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
复到没有任何症状状态。其主要表现有烦躁易怒、失眠、紧张、压抑以及头痛、乳房胀痛、颜面浮肿等一系列的症状,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正常生活。从经前期综合
征的临床症状看,该病是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同时,经前期综合征是一种生理和社会心理等综合因素导致的一种妇女疾病。
严重经前期综合征:目前严重经前期综合征经前期症状的定义并不一致。但在最近的研究中,这一诊断标准已基本得到统一,并已用于诊断这一系列具有多种表现的严重的经前期症状(经前期烦躁不安精神障碍)---以至少5种症状为基础,同时包括4种核心心理症状之一(出自包含17种生理、心理症状的表格。这17种症状是:抑郁、无助和负罪感、焦虑/压力大、情绪不稳、易怒/持续愤怒、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食欲亢进、睡眠障碍、无自控力或易受打击、协助能力差、头痛、疼痛、水肿/体重增加、抽搐、乳房胀痛)并在经前期加重,月经后减轻或消失[1]。 |